白驹过隙,马齿徒增。21岁了。
生日大概在这几天,不过无所谓了。纪念一下吧。
生活投影
最近没啥有趣的事,重点在学习上。大一的同学逐渐成为社团活动的主力军,只是最近都很忙,活动不太多。我没有做新飞机,主要在设计太阳能飞机。发现鸭翼的效率比常规布局还低。不应对社团抱太多执念,影响力和活动都是慢慢做起来的,不是一个人的事。
不过身体不如以前了。需要锻炼。在想,现在的中国,是否还是和百年前中国文人所言,东亚病夫?高强度的工作,无创新的社会模式,单一的评价体系,少运动的工作习惯,低下的身体素质,如何健康工作五十年?好像没人想这些事情了,只是在评价体系里卷,评价一切可评价的。
上周参加了档案系的照片上色工作坊。对学档案的人来说,做事的求真极重要,例如考证上什么色,要符合当时的颜色观,因为这是记忆所系之处。这种文化建构给事情注入了意义,提供了观察世界的视角。意外地发现自己涂得还不错,色调挺好。
昨天晚上做完了音乐与科技课堂展示的PPT,主要讲怎么做笛子。效率高得自己都惊讶。许久没有这种感觉了。许久没有肯定过自己了。
最近不怎么写得出东西。讨厌周报或者日记一类的事情,讨厌自我评价。可悲的是,自我评价多了,其他的文字反而不太写得出来。
生活倒影
上了大三,发现学得太不扎实。以前觉得疫情的影响没那么大,但随着学习与反思的深入,发现不是这样。不光是知识积累,还有学习习惯。虽然过了三年,学习习惯与大一相比并未改变太多。这不是好事。每天把大量时间放在了网络浏览上,对目前在做什么没有觉察。这种学习习惯让生活逐渐失控。我们与网络的连接如此紧密,以至于将自己的价值认同、行为模式依附于网络与主流价值。
单纯自责、内疚、闷闷不乐,在反思中与自己为敌,并不能改变现实,也不能让事情变好。小时候的教育给我们的一大错觉是:只要认错、反思、表现得痛苦,就能逃避长辈的责备与应负的责任,逃离不堪的现实。
真正改变生活的不是与自己为敌的反思,而是生命的活力和对自己的热爱。觉得不好的时候,就去做爱好的事情,再回来。就像治水宜疏不宜堵一样。
例如:想要做好一件事,与自己为敌的做法是:觉得一段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,放弃其他事情,但矛盾并未解决,反而各种逃避(浏览、发呆、空想)。但再想想,想做的其他事情又到底需要多少时间,自己是否有所规划?在纠结中花费的时间又是否远超做事的时间,使做事成本越来越高?如果把思维放在不合理的位置上,做事的方向便一直不对,就像在错误的约束下求解问题一样。重要的不是在空想、价值评判和“自律”的内耗中空耗时间(参考:INTJ的痛苦来源于哪里-月半小野猫的回答),而是非功利性地做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,冲淡问题带来的痛苦,并获得前行的勇气。因为自律的内核不是自我满足,而是来自他人的价值评判(“他律”)。真正热爱的东西,自然而然就会开始做。所谓Self-starter,大概就是这个意思。
无论如何,在看自己看了这么久之后,要看看周围的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