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奇心在减弱。
写作的卡顿 & 漏走的表达
太过注重文字的逻辑性而不用修辞,写作变得艰难。虽然想得不少,但落在纸上就不知要说什么。“有话说不出”。
无论什么语言都是如此——纠结句子的连贯性与流畅性,纠结这些“形”,反而写不出来,难以做到真正的表达。
生活状态
23年10-12月可谓相当闲。没有事情做、没有挑战,人就变得空虚。11月中旬去听了几次音乐午茶,后来还听了几次音乐会。音乐治愈人心。很开心。
纠结“糟糕的生活状态”的成因,给自己设置完不成而又理想化的任务并无意义。理性和逻辑能解决一些事情,但当其被用来将感性合法化的时候便无意义。相反,需要随便做点什么事情把自己拉出来,不论是和朋友听音乐会,还是好好放松一下,只要投入进去就行——然后,就会发现,上一刻的颓废并不影响下一刻的积极。需要“跳脱”出低效的生活状态。
自己总是纠结“快乐”与“条理”,喜欢像小时被教育的那样,活得像完人一样。但生活没有这些事情也一样会继续,纠结的事情也许是一生的课题,不可能等到“完美”了再去做其他事情。这种完美主义倾向让生活很累。做到这些,就一定好吗?没做到,又是否有其他收获呢?不是凡事都要求全——即使能求全,又能证明什么呢?以前的事情固然影响了现在,可是对以前的事情的评判,又能对现在有什么作用呢?
又是谁在评判着我呢?如果没有别人,这评判的习惯又是啥时候开始的呢?
代码
写代码时动力不足,总在想着“跑不起来怎么办”——可是自己明明已经调过不少程序了。没有做的时候总是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,导致许多课题迟迟没有开始。脑中的顾虑如同背后有一黑影看着我一样。
我问自己:谁在看着?谁在评判?
不由得想起了小学时的事情。小学一二年级时,纪律很严,堪称扼杀天性。小学的美术课,我对课上的题目兴致不高,也不喜欢上课时的压抑。上课时也曾被冤枉,后来一直耿耿于怀。
但那其实是个很有活力的时候,同学们各自都有点“业余爱好”。我在空白的本子上,画满了飞机和船。
进程锁 & 死机
做事需要警惕“在做”的假象。告诉自己“在学习”“在写作业”,就如同进程锁一样,给时间打上了标签。但是中间却在做别的事情——无论做什么,这都和现实不匹配。事情一多,时间被这些“锁”占满,就死机了。特别是一根筋地不接受“中断”时。
这和“假努力”一样,像一种角色扮演游戏一样,不起作用。话说回来,这种RPG的假象并不罕见——大家都在自己的位置各行其事,但就是不行。本来需要做的事情没做/没做到位,就逐渐落下了。我又问自己:是否真正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?是否真能天天都下到工夫?
高恋作者“炒饭”对此的理解
持存 & 占有
8月底,伴我2年多的魅族16S Pro因为下雨时屏幕进水而坏掉。于是换了一台SONY XZ2C。日版手机的拍照声没法关掉——这大大改变了我遇到事情时的习惯。如果不能拍照录音,欣赏时的心境会与之前大不相同。
拍照、录像是一种占有欲,让事物能获得一种存在的证明。这与做事的动机也不谋而合——做事的动力,有几分是“寻找周围的认同与肯定”?这比例肯定不低。深层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。于是就有了:
空洞 & 怀疑
生活便陷入一种空洞。不断怀疑自己。但纠结“糟糕的生活状态”的原因,设置“难以完成的目标”并无意义,反而需要随便做点事情把自己拉出来,“跳脱”出这种状态。不用计划,不用当作负担——这常是自设的压力和不切实际的想像。
要跳出这种状态,我的心得如下:
首先是心态。11月中旬听The Either的live。他们的观念对我影响颇深:The Either的意思是“是这个,又是那个”。上一刻和下一刻可以截然不同——生活可以有更多流动性和更多可能。既这样,又那样。虽然专业上需要绝对的专注,但是生活是需要放松的。
而身体上,就需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让激情带着自己向前。就像《风沙星辰》所言,人只有在挑战前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。看着结果做事、投机,是一种本末倒置——在这种文化的浸淫之下,有激情和动力反而是弥足珍贵的。真正让效率提高的,是:
纯粹的投入
各种事情最后都会有回报,需要敢于投入,敢于做长远投资。不带强功利色彩的投入,不奢求证明自己,做建设性的事,让自己发展。至于是否创造价值——谁又能现在说了算呢?况且,没准真的能把现在的选择变成一个好选择呢。事情会自然做成的,而且是开心地/充实地/有收获地做成。就是“完成”和“做好”间需要折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