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2-13日,去上海乐器展。见形色乐器,中胡、革胡、电二胡,低音箫、竹埙、口笛、大漆笛、新笛,大开眼界。
12日早上坐地铁到国展中心,超大!上次见到这么大的展会还是在世博会。刚进去参观时,目不睱接,有些紧张。不过转得多了就发现也还好。几个月前就提前预约过,因此可以免费参观;如果没有预约,现场买票好像要50。进入馆里,海量的乐器,叹为观止。还有一些活动和讲座,有些热门的讲座,抢起座位堪称惨烈。
因为有事,就只转了2天,基本都在E3、E4馆里,略遗憾。
民乐
讲座:民乐改革
民乐有一系列讲座:箜篌、琵琶、笛箫、古琴等。只听了2场。
琵琶
吴玉霞老师讲琵琶、新民乐和民乐教学的经验。感受深刻的有这么几点:
- 琴随人,乐器是要爱护的。
- 注重心态与动机。专注而自律,对外界抱欣赏态度,但不要从众。远离负面情绪。
- 教、学、研、演,都有门道。
- 学习时避免对立,最理想的是既收获兴趣和快乐,又培养了规范与机敏(科学的演奏法与音乐观)。
- 音乐不只追求技术上的速度、力度,还追求音韵格律、表演时的形象(肌肉、表情、眼神等)。文化模式带给艺术形象无限可能。要读谱,而非机械模仿。
复原的箜篌声音挺不错,吴琳老师和吴玉霞老师合奏一首《春江花月夜》。《妙音天舞》中的微分音也别有韵味。
笛子
詹永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展示了各类笛子。新笛+指孔吹法,实现了特别的音响效果。一大感受是:不是每个音都要特别完美,但放在一起的和谐很重要。音乐的魂魄。
还见到加孔、加键笛子和加键箫,转调方便。
讲到一半,指挥家、作曲家谭盾先生也来了。他讲:谭盾:“民乐就像一条大河,我们不能让它流到我们这里就断掉,要让它流得更欢快。”“高楼拔地而起、火车飞机行驶的速度,比不上传统消逝的速度。”
技术是需要传承的啊。
箜篌
远看像竖琴,近看像两把古筝捆在一起,听起来也像竖琴但又有些不一样,这就是箜篌……但是声音又很美。共鸣箱让声音更有深度。
听完讲座,往外走时,路过一家手风琴的展位,沙发上坐着一位清瘦老人,手指在琴键上移动自如,乐声潺潺流出。在一众无目的地闲逛的人中格外引人注目。音乐有魔法,它让心仍年轻。
真好啊。
弦乐
二胡&中胡&高胡
E3馆内主要是民乐,包括弦乐、弹拨乐等。一开始,在展位上取琴试拉时很紧张——周围人都是会拉的啊!他们又如何评判?
心里觉得周围一直有人听一样。一种不安全感。想不到可以拉的曲子,弓段的分配也很乱。周围来试琴的大爷大妈们,技术都很好,人也有一种松弛感。
在饶阳北方的展位上,师傅鼓励我拉,“拉呗,我也不会拉,也一样拉着玩”;在林艺二胡的展位上,陆林艺阿姨说:“没事,你随便拉”,逐渐放松下来。陆阿姨的琴,无论是二胡还是中胡,拉起来感觉都不同凡响——真的太棒了。每把琴不同的音色——或是柔美,或是像小提琴那样的亮丽,即使在嘈杂的现场也能分辨出来。买了一把中胡。遇到好琴是一种幸运。拉琴是否愉快,和练琴的积极性有很大关系……做事也是这样,以往觉得哪怕不愉快也要做完,但现在觉得,带着积极的心态做,事半功倍。
拉拉聊聊,在展位上坐着,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人。有人挑遍全场,只为找到一把声音足够尖细的高胡,用在地方戏曲中;有一位三十多岁的观众,拉《良宵》,很是投入。还认识了一位年逾古稀、拉琴六十多年、多次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的老前辈。
也试了下电二胡。有点惊喜,但仍旧不够好。可以直接输出干声,但做不到完全的“静音”。接耳机效果很好,可以隔绝现场嘈杂。泛音等技巧做不出来,音色上比较统一,可以调。当然,也可以说它没有灵魂hhhh。不得不说,设计有点太塑料了。
我想:乐器的这种复杂,是否是可用科学方法分析的?我曾认为理论上是有迹可寻的,但又是否可与实际对得上呢?精细的分析仍旧是未知数。好的乐器,需要的精细是远超想像的。
革胡
还见到了革胡,类似大提琴,但声音略闷,有些胡琴的味道。试了试,感觉不太难上手——还挺好玩!结构还是胡琴的那样,通过巧妙的杠杆设计,把琴码的振动传到琴皮上。结构介绍
很巧的是,制作革胡的陈先生也在现场。聊了聊,竟然也是航模爱好者!他还曾做过航海博物馆里的船模,很厉害。
管乐
今年的展位安排不好,太吵。笛箫和管乐放在一起,声音全被Sax盖住了,甚至聊天也得靠吼。
我试了试琴箫,真不错,高音清澈亮丽而不张扬,就是需要很细的口风,自己水平还不够。还看到六孔的低音箫,需要用特别的手型才能够到各孔;竹埙长相奇特,8个指孔,末端有小的助音孔,可以演奏1个多八度;口笛的原理和箎有点像,只不过两端都是开管,声音很高(1000-2000Hz),可以模仿鸟叫,也有用羊骨制作的版本;大漆笛的声音比较亮。亚克力的笛子,若用LED灯从一头照亮,如同水晶般漂亮。别看它看着均匀,调音一样费事,因为内壁直径也是起伏变化的。最后买了一套口笛,方便携带,练口风用。
弹拨乐
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滚筒筝,可以快速转调,不过这外形……很抽象。
还有在古筝的琴码上画画的(琼花筝),很有情调。他们的展位上挂着一串串彩绘的琴码,创意让人赞叹。敦煌乐器的彩绘也不错,但最有意思的是那一套小乐器,十分迷你。这些展位估计所费不赀。
临走时还看到轧筝。也是民乐改革复原的成果。
偶遇
中午在场外,遇到一位卖口技哨的老爷子。解森林老爷子是运城人,用哨子模仿起各种声响惟妙惟肖。我学了学,不简单。更佩服的是走街串巷卖哨子的勇气与心力。
西洋乐器
手风琴和口琴的展位人头攒动,有许多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。他们想必是年轻时学会拉琴的,但现在的人们,还有那种情趣与时间吗?三十年后又是否有一种乐器,能如手风琴、口琴、二胡、笛子般拥有如此庞大的群众基础呢?
雅马哈的展位阵势大,还与《孤独摇滚》《原神》联名,甚至摆了一辆摩托……把各种产品都拿了出来。静音提琴有设计感。
小林信一也来了,不过是为zoom效果器带货。另一位同学说那效果器真不错。乐展不少东西低价,超出想像地便宜。
最恐怖的还是打击乐的展厅,震耳欲聋。可惜时间太紧,没有在其他展馆转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