弦月之舞

人生不设限

考试,复习,与自学

今天流体力学考炸了。现在流行“考后复习”,在想考试题时,反思良多。

会学习吗?

周二参加专业培养方案的讨论会,我提出现在的课时太少,能讲的东西不够。我的感觉是:有时阻碍理解的不是知识太多,而是知识缺乏联系,缺乏必要的解释。这也是国内不少教材的缺点:对自学不友好。我印象里,为数不多的、适合自学的、印象最深的也只有《数学物理方法》(第4版,梁昆淼)。

于是探讨。教务处的老师提出:教学计划里缩减了课时和内容,但你们在学习时,有没有自学的意识呢?能不能自学减掉的内容呢?
我答:自己的自学能力确实不强,但自学的基础是有足够的知识积累。必要的知识是不能在课程里减掉的。

是啊,自己的学习能力真的不强。大学中基本没有太大进步,还是紧跟老师的那一种。尽管提问多,但自己不做,永远学不会。
我不只一次想起大一冬季教微积分的老师对我们说的:“我就先不管书上说的,自己先做一遍。”“学数学,是一种习惯。需要每天都学。”

那么,问题又来了:为什么不敢做呢?是物竞后遗症吗?这些问题,归结到最后,好像都是心态和处事模式的问题。一年复一年,一直没有改掉。我是否觉得做不出?是否因此不敢做?是否因此而内疚?是否因为内疚而不敢做?
我不禁又想:高中学竞赛的过程,带来了什么收获?是自己还不够自信、不够努力,所以收效不好吗?

流体力学

近几日和同学复习时才意识到学习的状态问题。正如思考问题的方式。流体力学等“硬核课程”需要沉着地推公式,沉潜下去,直面公式,Be engaged in。重要的是用,而非看。不断操作,与人讨论,讲,才是有效复习。这需要足够精力和积极的心理状态。操作带来反馈,也减少只想不做的“空运转”时间——思而不学则殆。

折腾了几天,结果今天上午考流体力学,还是不会做——在考场时,需要的不光是熟练,还有发散思维。要想到题里没说的东西,也要检验想到的东西是否合理。自己思维不发散,只根据题目里那样,什么也想不出(哪怕“陌生”的正确答案就在眼前)。当同学为我讲明没做对的和没做出来的题时,脑中只有一句话回响着:

不甘心,不甘心得快要死了。”

当真正想学习,想追求卓越时,便理解了《京吹》里的那种心情。对自己的质问,对“混过去的日子”的不甘。当我快要忘掉看过的这部动漫时,发生的事情又激发出与作品内容的共鸣。我曾在希美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,但现在,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丽奈的影子——或者说,是剧中每个努力之人的影子。

晚上去图书馆找到Pope的《湍流》一书。原来英文书上讲得如此清楚——之前复习时的冥思苦想都是在信息不足情况下的拼凑、猜测与钻牛角尖。一步一步,都写出来了。如果一本不行,就多看几本。之前复习的几天怎么都不知道呢!这种理解的感觉,以及科学本身的美,让我顿时觉得生活又有了动力。科学这件事情,没有想像中和同学说得那么难,重点是合理的方法与指导。教育都是这样,要不怎么都在意老师和教材呢。
怪不得老外这么重视知识,书卖这么贵是有原因的。信息的质与量都很重要,找到与学习习惯适合的信息,学起来的痛苦会少很多。由徒劳无功而生的痛苦,会把人卷进去。

不过,不论有再不甘,也只能安慰自己,考试只是过程,能学到东西也算。以后可以做得更好。就像《流浪地球》里表达的一样,对未来的希望,是活下去的唯一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