弦月之舞

人生不设限

南科一梦

7月3-4日,参加了南方科大的力学夏令营。第一次去夏令营,也是第一次去珠江流域。收获不少,特别是做事态度上的。

(图片可能加载不出,右击-重新加载即可,是因为我在Nginx限制了网站访问频率)

活动

3日早上到达,上午的开营仪式由万敏平老师主持,说希望大家相互认识,积累人脉。力学系虽然很年轻,但是老师很厉害。发雨伞一把,手持电扇一台。

(站在工学院楼上,就能看到南方科技大学……对面的深圳大学)
(离世界一流大学,只隔着一条南科一路)

参观交流

南科大的硬件条件是一流的。建筑都很新,研究设备多且高端,设计也很不错。教室里的粉笔全是Hagoromo,教室里有手持的小块白板,多媒体也比上大的靠谱不少。走廊里有存包箱,小圆桌上面衬着一沓纸,是设计好可以换的。凳子底是圆的,可以摇摆。系里的走廊上贴着无纺布,Pin着发表的论文。不少实验室门口贴着对联,仔细一看,还是科研主题,“披荆斩棘写论文,乘风破浪发核心”。

自我介绍后后参观实验室。晚上和第二天也去参观和聊天。做实验的组很多,大多是交叉(生物力学、纳米力学等),大开眼界。

做微流动的实验室在研究用电调控微观的流动,从而实现类似忆阻器的功能,用来运算;做软物质的实验室仪器众多;做液滴的实验室外面挂着他们的摄影作品和B站视频(虽然没有进去参观),很漂亮。

孔道微流动的PI亲自讲解,说:遇到问题不是坏事,做实验就是要新奇。“诺奖来自做理论和做实验的人,而非做模拟的人。”

多相流的实验挺有趣。有做胶体粒子的,有做蒸发时界面边缘的,不过很难控制变量,共聚焦显微镜挺帅。实验比起数值计算稍易上手,但数值计算在就业时更抢手些。

做燃烧的博士比较会讲,不断提问,讨论。Ma9-12的研究还算比较前沿,12-15很难,20会触及温度上限,燃烧加不进能量了。测量方法也有局限,很难做到这么快,目前800ns还算可以;更快的,一般用双色光,但需要消色差的光学系统。我说能不能用堆叠式的cmos,他说还没有人用过。工程总会做到头,做基础研究更可能进步。

收获最大的还是与磁流体的博后聊。磁流体是个小众方向,做实验成本也挺高。至今此物的配方仍是秘密。

心里要有自己的评价标准。导师不在于简历和title,在于是否合拍。

早选比晚选好,随便做什么,做3年,都有东西。早想明白比晚想明白好。

振动,主要是搞明白到底喜欢什么。如果是降维,做其他线性系统也可以,做控制也可。

不是一定要做出结果,没有做出结果也能毕业;对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,有推动作用就行。磁流体容错率高。

看到各类研究领域,我想起学长聊天时所言:兴趣是暂时的,源于接触到的、看到的事情。看得多了,兴趣也会变。

第二天起床全身酸痛,很久没有背过电脑负重越野了。深圳的天气这两天还算舒服,但一会下一阵雨,还是倾盆大雨。云的运动很好看,远处的山也是。

上午去和做非线性动力学的老师聊,收获很大,主要是方向上的启发。可以主动找更多书看,提升认知的层次。他说降阶后的系统能做许多事情,系统的特性也值得分析,不能一直依赖于r-k法去case by case地算响应,会错过非线性的特征。演化、参数连续相关的事情也需要关注。

面试

3日下午面试,10min专业知识+10min自我介绍与问答。总体来说不难,气氛也比较友好。我做了中文ppt,用英文即兴自我介绍,用了5min。上去就都会了,而且还说得比想像中快。然后就是提问。印象深刻的两个问题:1)科研计划;2)研究方向;问我要不要出国。我说我语言成绩没考出来。——但老实说,我是真没想好。

我想起颜宁的那个问题:

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,你已经成为一名PI(Principal Investigator, 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),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(优秀的科研团队、充足的经费、完善的实验设备、大把的时间),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?换一种说法,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,你能解答或者突破,就觉得今生无憾了?

我现在想做什么呢?人生的终极问题,又是什么呢?


面试后万老师坐在教室里和大家聊天,说研究最重要的是沉下心来。大城市里尤其难。

感觉自己不知道要什么,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。但这里做实验踏实肯干的气氛吸引了我。

游览

3日中午去找董哥,喝手冲咖啡,感谢。平时不怎么喝咖啡,喝到一次,回味无穷。每一杯的味道都在变化,也不是印象中的那种苦涩,而是先苦,再逐渐酸甜。书院的宿舍楼一层全是社团活动室,看到民乐团的排练厅,古琴社的活动室,航模社的制作间,乒乓房,舞蹈房。还有毕业季回收床垫的位置,这点很好。

傍晚去航模社,路过听到有人在弹钢琴。两天在航模社待了不少时间,虽然人数不多,但是很敢做,敢于尝试。这点对我的冲击很大。交流了CADC载球机的设计。

4日中午去涵泳图书馆,找到复原的拓本,很不错。

交通

去程坐动卧,还是比较爽的,可惜只有五六日一四天有。上海到深圳的动卧类似软卧,是上下铺,买票时可选,比较人性化。新车没有行李架,但是床下的空间刚好可以放下多个28寸箱子。空调温度可调,关灯时可以只关上铺的,设计很人性化。就是插座比较少,只有小桌下的1个。

回程坐飞机。出发晚了,本来感觉差点赶不上航班,路上一路跑,但是到了机场,发现航班延误了,还算幸运。行程单在去程和回程都可以打。20:00登机。
A359的体验相当不错,宽体机噪声小,摄像头也不错。机上娱乐不错,看了La La Land。听着窗户的振动,想到舱壁内外的两重天(万米高空,外面-40度),有种奇妙的感觉。

回到上海,远机位,摆渡车参观机场,看到公务机,有一架三机身的(达索猎鹰)。看到C919,激动。上海的天气比深圳还要闷热。出虹桥机场,来到P7车库外面的主路上,刚好遇一出租车。出租车白天不能上主路,晚上他也是把空车的灯关掉,找机会。我运气不错。